自然災害應急管理是由于自然現象的異常變化作用于人類社會,從而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社會秩序混亂,影響和阻礙社會經濟發展的事件。以自然災害發生的主導因素(地理屬性)為依據,可把自然災害分為四大類:氣象氣候災害、地質地貌災害、水文海洋災害、生物災害。不同類型的自然災害其形成原因和特點又各不相同,給人們造成的影響和危害在范圍、程度上也不相同,應當采取適當的措施加以應對。
所謂應急管理,就是通過一系列有效管理行為來預防和處理自然災害這種突發公共事件,以使公共組織及其成員擺脫危機狀態的行為過程。自然災害的應急管理,按照發生的時間順序可分為事前有效預防、事中處置以及事后恢復三部分。這三部分中,加強對自然災害的預警、監測,在獲得其征兆時就采取相應的措施,盡可能地避免自然災害的危害,是理想的狀態。但是,在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和自然條件下,還有很多自然災害是不能事前預測、監測到的,無法避免其發生。
在自然災害發生前,應當采取積極的措施以盡可能預防和避免自然災害的發生;
事前有效預防
自然災害發生了,則應當立刻采取相應的措施,按照預案并結合實際情況盡快防止災害的擴大和發展,同時展開救援工作。
事中處置
當自然災害結束之后則應當做好災后重建工作,盡快恢復人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
事后恢復
進一步提高對自然災害的認識,增強防災、減災的意識,有效地應對自然災害;加強科普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防災、減災意識,通過各種途徑,積極開展防災、減災的宣傳、普及教育
提高對于重大臺風災害的授權和免責的關注度。使一線工作人員擁有事先授權,事后免責的特權。使應急預案具有實用性。其中,總結要全面、細致、科學。如開展網上問卷調查,得到公眾如實反應。評估要客觀、具體、專業。最終綜合政治、經濟、文化、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及災害未來發展趨勢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
在自然災害應急管理的準備工作中,要進行物資儲備。中央級救災物資儲備制度明確要求中央和地方以及經常發生自然災害的地區都要儲備一定的救災物資,以應對突發自然災害。
為應對自然災害,在資金方面要在平時就作好準備工作,當自然災害一旦發生,救災資金在短時間內就必須籌措到,以保障資金的供給。因此,平時在資金方面要作好儲備工作,確保救災資金的來源,以保障救災資金的及時到位。
自然災害的發生通常有一定的征兆,這種征兆可能會被人們通過科學的監測手段獲得,采取措施,避免災害的發生。對于已經發生的自然災害,則應當盡早采取措施進行應對,控制災害,防止災害的進一步擴大、蔓延,以盡可能降低災害造成的損失。因此,一旦自然災害發生了,就應當對自然災害進行積極迅速的應急處置。
國家政策 ●2019年12月,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印發《全國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總體方案》 ●2020年6月,國務院下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的通知》 ●2020年7月,國務院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總體方案的...
房屋建筑承災體是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的重要調查對象之一,其抗災能力、地理位置、數量等基本數據是反映其是否會遭受災害損失以及遭受多大程度損失的重要信息。因此,針對房屋建筑承災體調查,飛燕遙感進行了深入探索和調查實踐,并制作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底圖制備 遙感影像解譯 基于高分辨率衛星遙...
我們無法阻止自然災害的發生,但是完全可以根據自然災害發生的規律和特點,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盡量地減少損失。飛燕遙感積極響應防御地質災害,研發三維智慧水利系統,以流域為單元、以江河水系為經絡、以水利工程為節點,通過智慧水利構建起現代水利基礎設施電子平臺,可有效幫助做好日常管理和汛情防范工作,...
電話:15005176088 (總經理熱線)
郵箱:frank.zhao@feiyantech.com
傳真:025-83226189
地址:南京市玄武區紅山街道領智路56號星河World產業園3棟8樓
微信公眾號
總經理微信
版權所有:飛燕航空遙感技術有限公司 ? 2019 備案號:鄂ICP備19029994號-1 蘇ICP備20022669號-1 鄂公網安備:420106020021194號
簡體中文/English